10月30日下午2:30,“565net必赢官方网传媒名家思享荟第3期”在腾讯会议如期举行,来自565net必赢官方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报业集团等高校及媒体机构的专家学者,就“媒体转型与数字新闻研究”的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本次会议由565net必赢官方网王海燕教授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名师生共同参与了这次圆桌论坛。
565net必赢官方网范以锦教授探讨了数字新闻的发展现状、特点及趋势。首先,他认为,关于数字新闻有两种理解,一是指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以数字图表为主体的新闻作品”,二是“依托数字技术生产的新闻产品”。早期也存在以数字和图片为表现形式的新闻,但一般称之为“新闻数字”“新闻图片”,这时由于版面局限和制作难度等问题,图片只能作为新闻的配角。
与早前的数字新闻相比,如今的数字新闻有以下特点:之前充当配角的图片如今是新闻的主角,可以大篇幅甚至整版出现图片;人机共同生产数字新闻,生产技术提升;图片素材越来越丰富且方便收集;数据新闻越来越精准;数字新闻能够提升生产效率;数字新闻也可以做深度报道。
在数字新闻的发展趋势方面,范以锦教授提到,早期的数字新闻是静止的呈现状态,但如今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新闻成为动态的、有温度的、可视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报道形式,可以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现新闻内容,并且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体验,与其构建稳定的情感联结。
最后,范以锦教授还提出了开放性的问题供大家讨论:如何理解“数字新闻”这个概念?数字新闻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王润泽教授开宗明义地提出,数字新闻是一种新闻产品形态。广义来说,数字新闻作为新闻传播中特殊的报道形式,是伴随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所产生的新范式。从这个角度看,数字新闻与媒体转型共同指向了媒体如何生存的问题:在媒体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新闻产品的创新,其中包括对数字新闻的深耕;而数字新闻的创新是否能够成功带给媒体转型以新的活力和营养,也是数字新闻研究重要的方向。两者之间是互为因果、相互驱动的关系。
王润泽教授继而详细地谈到了媒体转型问题,“媒体如何转型?” “媒体转型的方向在何处?”是学界、业界共同面临的大问题。纵观媒体发展的历史规律,可以看到技术是媒体转型最大的推动力,尤其是媒体形态上的转变。另一方面,经济在中观层面也对媒体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印刷媒体的扩张进程中时刻能看到资本的推动力量。对于中国的媒体转型而言,政治驱动也是不可忽略的力量。王教授以西方传统报业的转型历程为例,认为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传统的腔调、荣誉和光芒的沉沦,是阻碍转型的重要因素,但转型所需要的创新动力恰恰是在这样的阵痛中产生。
另外,王润泽教授详细讲到了媒体转型的重要方式——新闻产品的创新,即数字新闻道路的摸索。王教授认为媒体演进逻辑一般是以从形式到内容的顺序进行革新,而未来媒体创新的形式可能是文字让渡于视频,未来的研究可能也会围绕视频化的方向进行展开。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蒋晓丽教授的讲话主题为“数字新闻的实践风险与专业媒体的涅槃重生”。蒋晓丽教授指出,数字新闻一词主要用于概括由于技术系统的发展而不断涌现出来的新闻的新样态,它是人类的数字化生存趋势在新闻行业的一种投射。
在不可逆的数字化趋势下,数字新闻面临着诸多实践风险:一是多元样态对新闻边界的模糊。技术要素的深度介入极大地丰富了新闻呈现的模式以及新闻生产的主体,新闻样态和业态的多样化成了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但在无限丰富的新样态的背后,能够真正代表这个数字时代的主导的新闻样态并没有充分地彰显和确定。二是“用户至上”的标准对新闻真实的弱化。当下的新闻实践以数字指标作为检验传播效果的标准,因而媒体常通过吸引用户换取更多的点击率和浏览量,传统新闻的内容指向被如今的用户指向所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往昔新闻中警惕的情感因素在如今的专业媒体中越来越盛行,对于真相的追求逐渐地让步于用户情绪的平衡。三是数字叙事对新闻深度的消解。数据叙事已经成为了一种范式,它强调数据的可视化,这种对视觉体验与感知的强调超越了内容本身,挤压了文字叙事对新闻进行深度探索的空间。
多重风险下,专业媒体该如何涅槃重生?蒋晓丽教授认为,首先要顺应媒体形态的发展趋势,主动拥抱数字新闻。接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专业媒体要重新定位自己的硬核竞争力,以之与平台媒体相抗衡。其中,要特别坚守新闻真实这一核心价值,新闻真实是新闻最本质的追求,真实性可以唤起信任并转化为用户黏性。另外,传统媒体也要增强内容阐释的硬核能力,例如深度报道就是新闻从业者需要深耕的业务领域,对事件本原的全方位回溯有助于个体更为立体地感知这个社会,且有利于理性个体的培育和公共秩序的构建。
中国传媒大学王晓红教授就如何深刻理解及进行数字新闻实践阐发了自己的观点。
过去的数字新闻研究更多关注数字新闻的表达、呈现和叙事问题,但王晓红教授认为,技术的演进对新闻业带来的不只是工具性的推动,还有对整个新闻生产传播系统根本性的变革和影响。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首先,我们要以生态性的思维考虑数字新闻的内容建设,将新闻生产和传播各要素视为一体并予以联动,进而创造内容价值的最大化。另外,王教授多次强调,对于当下的新闻实践而言,研究者及从业者必须把握好新闻演进的内里机制和底层逻辑。以往传统媒体大费周章转型但最终还是失败的原因在于,它们运用的是新媒体的旧逻辑,而只有真正理解“何以为新”、“如何为新”,才能更好地推动主流媒体的新闻生产走向新生。
王晓红教授继而阐述了新闻演进过程最重要的逻辑线索,即生产关系和传播关系的变革。今天新闻生产力的极大爆发与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有着密切关系,这体现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主客体间关系的变化,由之前的单向传播演变为如今人人皆可生产的众声喧哗。第二阶段是机器生产,如数字新闻的出现。主流媒体以往的新闻制作优势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获得的,但在如今的挑战下,我们只有与公众密切互动、用好新闻生产的机器,进而建立更良好的协同机制,才有可能产生广泛且有效的影响力。
最后,王晓红教授从自己研究的视听传播方向出发,对当下的一些短视频新闻叙事形态进行了剖析。首先,短视频打破了线性的传播结构,创造了场景性、关联性、非逻辑性的叙事模式,她认为这是一种新的“视频文本化”的底层叙事逻辑。其次,视频是一种即时性、互动性、对话性的传播方式,短视频新闻加剧了新闻叙事微观化、情感化、垂直化、互动化的趋向,王晓红教授将这种趋势的底层逻辑称为“语言形态的口语化过程”。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严三九教授的发言主题为“5G时代短视频内容生态重构探析”。首先,他提到了传媒业态演化及智能短视频跨越式发展的机遇。5G时代的传媒业态将突破传统的、单一的媒体行业的局限,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产生紧密联系,媒体运营的逻辑因此发生改变。同时,5G传播破解了信息传播的流量限制,短视频内容的制作方式在5G时代将得到极大扩展。
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严三九教授认为,短视频内容生态转型升级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瓶颈”:一是短视频增长迅速,但行业格局有待优化、行业规制还需完善;二是短视频内容与其他媒体形态的融合发展仍显生硬;三是短视频内容的应用场景仍受局限。
严三九教授同时提到了短视频内容生态演化的驱动要素。一是“5G+超高清”,在5G时代,超高清短视频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将进一步普及,超高清将逐步成为未来短视频内容生态的“标配”。二是“5G+数据”,其将进一步改变短视频行业的运营模式,随着受众与短视频连接方式、互动方式的创新,我们可以基于5G技术掌握与短视频内容相关的更为多元化的数据。三是“5G+VR/AR”,基于这项技术的沉浸式短视频将成为备受行业期待的内容。四是“5G+场景”,原本孤立的生活场景可以基于5G技术实现互联。
最后,他谈论了短视频内容生态重构探析。一是短视频内容生产方式革新,二是短视频内容社交化程度增强、三是短视频垂直化,智能化的趋势明显。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葛岩教授认为数字新闻是一种新的传播样式,他从介质、载体、社会认知和权力结构四个方面提出了数字新闻的理论框架。
从最早的传言、巫术到现在的图像,都在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如刻痕、纸莎草、甲骨文、铸鼎等进行呈现。人的意识或意志是如何被储存在某种介质里,介质和载体之间如何形成交互关系,使不同社会等级和利益群体发生变化,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不同的介质和传播渠道带来不同的社会认知效果,权力结构也因此会发生变化,从而使政治统治者、教会、资本、文化精英、其他民众中的某个群体受利。
葛教授认为,理解媒体转型和数字新闻,应该从报道技术、认知效果、社会后果三个方面考察。数字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报道样态和技术,从照片开始出现在新闻上,就占据了文字报道的空间,吸引了一定注意力。目前,许多高校开设数字新闻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学习前沿技术,适应就业市场的新需求。数字新闻是一种承载新闻的新工具,它增加了我们接触数据和处理数据的机会,作为一种全面理性的报道技术,它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某些现象,同时它也是实时互动的。我们应该考虑它带来的认知效果是否对新闻的商业性目标或者社会性目标有效,葛教授指出,应从“是否吸引受众”“吸引什么样的受众”“谁能获得更多权力”思考媒体转型和数据新闻带来的社会后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朱鸿军老师指出,当下数字新闻学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领域,但把数字新闻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预设前提下展开研究有些为时过早。他认为,独立学科应具备主体丰满和体系周严的理论体系和框架、独特的研究范式和路径、专业的实践回应三个维度,数字新闻学虽然形成了足够的、有相当规模的从业主体,但在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上有所欠缺。
朱老师认为,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具有职业化的特征,想要保证新闻职业群体有一定的后备力量,必然要开展具备一定教师和学生规模、独特课程体系以及完善教学理念的数字新闻教育。数字新闻学作为新闻学科的想象和猜测,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我们需要脚踏实地研究数字新闻,其未来发展有待我们继续观察和发展。
《新闻记者》主编、上海报业集团高级编辑刘鹏老师以他发表在《国际新闻界》的论文《“全世界都在说”:新冠疫情中的用户新闻生产研究》谈起,他认为如今的新闻生产和接收发生了常规的变化,用户不仅是新闻受众,而且成为生产者和传播者,正如美国新闻学者舍基所说:“从现在开始,新闻可以不借助专业媒体而闯入公共意识”,也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反向议程设置”。因此,常规的变化背后一定意味着传播的环境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数字新闻的提出和“无传播不数字”或“无数字不传播”的景象是密切相关的。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原来作为一种专业的、职业的、行业的新闻生产活动,变成了社会性、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活动, “用户新闻”的概念应运而生。刘老师对“用户新闻”的概念做了一个界定,认为其是指媒介使用者通过平台媒体生产、传播泛新闻内容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普通用户完成了过程性的自主建构。
刘老师以新冠疫情中四起典型的传播事件为例,梳理了用户新闻生产的主要类型。同时他从“顾后”的角度阐述了用户新闻在四个方面的理论支撑,首先是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这个理论把意义的阐释权力重新交给受众,确立受众对于内容的主体地位;其次是“新闻的仪式观”,这个理论把受众放入日常生活中来研究;再次是“公共新闻运动”,它是实践性的理论思考,把受众的身份界定为公民,推动他们积极地通过媒体传播参与公共实践;最后是“技术变迁”,随着技术变迁,受众已经不再仅仅是“大众”的概念,他们成为积极的的存在,因此“用户”已经成为比“受众”更为合适的学术概念。
刘老师指出,用户新闻强调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发生的传播性行为,具有非专业化和非制度化的特点,与传统新闻是互为补充、相互竞争的关系,因此用户应该成为数字新闻研究的中心环节。通过对四个案例的讨论,刘老师得出了“全世界都在说”的结论,他指出“从非典到新冠”是“‘全世界在观看’到‘全世界都在说’”、“从旁观到参与”的传播生态变化。“全世界都在说”意味着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无数普通用户个体的声音浮现出来,二是颠覆了机构媒体控制的结构化的新闻场域,三是出现多种声音的冲突。最后刘老师对用户新闻的质疑声音做出了详细合理的解释。
565net必赢官方网王海燕教授基于《国内外数字新闻研究概况及展望——对CNKI与WoS期刊相关文献的分析》的报告,通过查找CNKI中国知网的2621篇期刊论文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期刊论文1423篇,围绕数字新闻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研究。我国第一篇关于数字新闻的论文出现在1961年,这篇文章中用“数字”代指阿拉伯数字,数字新闻是以辅助资料的形式出现。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数字主要指的是电视媒体的数字化技术。数字新闻概念以我们现在理解的“数字化社会出现的新闻实践”出现。是从2006年开始的。到了2015年,很多人谈到数字新闻时,会结合媒体转型的话语,这也正是今天论坛题目的来源。
接下来,王教授分析了国外关于数字新闻论文的发展趋势。她指出,国外第一篇相关论文是在2004年出现的,相关论文的研究势头于近些年来平稳上升。同时她还对比了数字新闻在国内外的发文趋势,展示了1961年——2020年国内数字新闻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和2004年——2020年国外数字新闻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发现论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数字时代”和“Journalism”。与此同时,王教授还详细分析了国内外数字新闻研究高频词时区图和国内外数字新闻关键词聚类趋势。
最后王教授介绍了2013年创办的期刊《Digital Journalism》,该期刊是在数字化新闻的发展和公民对于新闻危机的普遍焦虑心理的背景下创办的,侧重于研究技术和新闻的变化。
565net必赢官方网刘涛教授对各位专家的发言表示了感谢,他称赞专家们为听众提供了一场盛大的知识盛宴,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主要围绕从新闻学到数字新闻学转型的背景,思考转型给新闻学带来了哪些新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数字新闻学的原理包括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新闻生产和社会治理等相关问题,思考数字新闻学能否作为一门学问需要回应的问题域、认识论和方法论。最后,他欢迎各位学、业界的专家学者能进一步加强联系和沟通,指导565net必赢官方网的未来发展。
(撰稿人:20级传播学 毛佳佳;20级新闻与传播专硕 王超玥)